他才恋恋不舍地撂开手,带着孙家孝敬的足足的银子上船去了。
孙氏父子和孙寒柏接到信放下了心事,又因顾广益升迁在即,心怀大畅,便动了游兴,去到曲阜拜谒了一番圣人,给海磐和寒柏买了几块上好的鲁砚,又给黎海珠和沾衣带了许多上好的鲁锦。
又去微山湖弄了一番扁舟。
因济宁没有遭灾的缘故,市面较青州繁华得多,三人玩的十分尽兴,连寒柏都放下了寻不到兄长的愁思,露出了笑颜来。
原来那日齐王府被抄,寒栎第一时间使知府衙门的人进去打探,可有寒柏哥哥的下落,却是并没有他的踪迹。
寒栎便宽慰寒柏:想必是大哥哥随着饥民去了别处了。
这有了一线希望,寒柏便有了盼头,希望终有一日兄弟能够聚首不提。
这一日,孙家三人游完了微山湖,吃了著名的四鼻孔鲤鱼,寒栎还用水桶装上几尾,好给沾衣带回去玩儿。
又买了许多微山湖的特产如五香麻鸭、微山湖咸鸭蛋等等。
可惜济宁著名的玉堂酱菜此时还没问世呢,倒是吃不着了,寒栎遗憾地叹了口气。
寒栎想起前世济宁有种有名的小吃叫糁汤,打听了下,现在居然还真有。
据说最好喝的那家居然开在了千年古刹——宝相寺的隔壁,听说清晨起早去宝相寺上柱香,然后出来去宝香居喝碗糁汤已经在济宁流行了很久了。
寒栎不明白,宝相寺的和尚们天天闻着扑鼻的糁汤香味心里痒不痒。
他悄悄地问孙张仰这个问题,被孙张仰板着脸敲了一下头:“不许不敬佛祖!”
说起了宝相寺,寒栎蓦然想起一件事来:他好像记得前世在宝相寺发掘出了佛骨舍利来着,喔!
对了,说起佛骨舍利,还有谁比法门寺更著名?可现在这些宝贝都没出土呢!
寒栎想到这里大为兴奋,不怀好意地想:以后没事的话,咱可不可以去考考古什么的?
既然来到了近前,怎能不去瞻仰一番佛祖法相?孙家一行人早早来到宝相寺,孙张仰和孙寒柏皆虔诚地上香、叩拜,捐了五百两银子的香火钱,引得寺里的知客僧满脸堆笑地围着孙家人转。
殷勤地介绍各处风光,又相看孙寒柏骨骼清奇,日后必定会蟾宫折桂。
唯有寒栎张着双眼睛咕噜噜地四处打量,想着这佛骨舍利到底是埋在哪儿的呢?前世的新闻只扫了一眼,具体位置可一点儿不知道。
莫非要将整个宝相寺都掘一遍?这可不太好办呐!
现在也没个探测仪什么的。
寒栎正转着挖人家宝贝的坏主意,只见一个小沙弥跑了进来,在知客僧耳边说了句什么,只见那知客僧的胖脸上顿时冒出了光来,也顾不得敷衍孙氏父子了,一溜烟地迎了出去,一面高声吩咐小沙弥:“快净寺!
快净寺!
将无关的人都请出去!
胡三小姐要来敬香了!”
寒栎心中恼怒,自家老爹掏了五百两银子,还没逛完呢,就要被清出去?!
这胡三小姐是个什么来路,这么大的面子?
寒栎一把拉住要往外走的一个小沙弥,问道:“小师傅,这胡三小姐是哪方的神仙?让大师如此看重?”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。

